【院友風采】易承誌:木鐸之心,履踐致遠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 發布時間:2022-07-21 瀏覽次數:6


易承誌

沐鸣平台2011年出站博士後

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沐鸣教授,曾任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沐鸣教授、學科建設辦公室副主任。1999-2008年先後於湘潭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13-2014年為牛津大學國家公派訪問學者。主要研究興趣為城市治理、應急管理、公共政策🫷🏼、中國政府與治理。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等項目📰,出版學術專著三部,在Mobiliza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中國行政管理》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撰寫的資政報告獲得省部級領導的肯定性批示。獨立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兩項,入選上海市“曙光學者”(2019)、上海市“社科新人”(2018)等人才計劃🪵。兼任《實證社會科學》副主編、《公共治理研究》學術顧問、《復旦城市治理評論》編委、上海市政治學會常務理事🍼。

行遠自,篤行不怠

易承誌本科和碩士生就讀於湘潭大學行政管理專業🙆🏽‍♀️🧑🏻‍🏭,更多側重於學習公共管理方面的知識。博士生階段他在華東師範大學學習政治學理論專業,導師為周敏凱教授。周老師的專業背景為歷史學,跟隨導師學習過程中他的閱讀書單中也有相當比例的歷史學書籍。直到今天,他仍然對當時閱讀史學經典的一些場景歷歷在目。華東師大文史哲專業底蘊堅實,學習期間他也喜歡跨學科旁聽王家範、沈誌華👨🏻‍🦼‍➡️、許紀霖、楊國榮🤯、童世駿等老師們的課程或講座🫅🏻。華東師範大學的學習開拓了易承誌的研究視角,也奠定了他閱讀研究的基礎👩🏻‍🦼。三年的博士學習助力他行穩至遠🥈,求學研究道路也愈發縱深,曲徑通幽處,是沐鸣娱乐的日月光華。

談起申請到沐鸣娱乐從事博士後研究的緣由,他回憶道✋🏼,“沐鸣娱乐是國內政治學研究的重鎮👙,當時我已經確定了畢業去向,到華東政法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工作單位同意沐鸣平台在職從事博士後研究。實際上,在職從事博士後研究還是比較辛苦的🤕,需要平衡單位工作與博士後研究在時間♛、精力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張力。好在單位對沐鸣平台年輕老師非常支持,幫助沐鸣平台解決了很多後顧之憂。”

沐鸣娱乐有非常豐富的學術資源,這對從事博士後研究的易承誌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學校的光華樓和文科樓三天兩頭就會有講座和研討會,包括政治學、國際問題🤵🏼、公共管理📽、法律🧑🏻‍⚕️、文學☝🏻、哲學、歷史等很多領域,我都比較感興趣,只要有時間都會選擇去參與。”回望復旦的求學歲月,易承誌記憶猶新。他感謝得到了導師林尚立教授的悉心指導🐴,也回憶自己參加了不少課程和學術活動,有“竺乾威教授對比較公共行政的講授”🤵🥬,有“陳明明教授對軍政關系的講解”✈️,也不乏各個領域的高水平講座,說到這裏,易承誌笑著告訴沐鸣平台“有的跨學科主題其實也不太聽得懂🏄‍♀️,但很喜歡那種學術的氛圍”。那一份開懷而真摯的笑容背後,不僅是對過往求學經歷的珍視🕴🏻,也蘊含著對當時那位熱愛學術、追求學術的青年的欣賞與感動。

但是生活不是永遠順利,快樂總是和困難相生💆🏿‍♂️,就像水道要經過不同的兩岸,樹木要經過常變的四時。易承誌在從事博士後研究的過程中也經歷了挫折。他回憶當時自己博士後研究的選題很長時間都沒有確定下來,幾次匯報選題👩🏻‍🦰🤍,從大都市區府際政治,到現代國家建設中的政治參與◻️,再到國家建設中的農民政治參與,都以失敗告終。不過,“好在導師寬容📞,再加上跟同門、朋友們的經常交流↔️,讓我可以不斷深入地思考和調整自己的研究思路🧑🏿‍🎄。在反復的思考和修改過程中,最後我將選題確定為‘城市化、國家建設與當代中國農民公民權問題研究’,順利通過。”談到這🤷‍♂️,易承誌也露出了放松的微笑。為了充分利用來之不易的在職博士後研究機會,他主動申請將在站年限延長到三年,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

朝乾夕惕🧑🏻‍🔧,芳華待灼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對於易承誌來說,閱讀是生活的習慣,貫穿了他求學治學的整個過程。“湘潭大學的學習氛圍很濃厚,老師會建議我廣泛地閱讀”🧑🏿‍🦱。

在說到自己閱讀書籍時🛞,易承誌提供了一個獨特的閱讀方式🔞。“大四選擇保研後我想更多閱讀一些經典,一次在圖書館偶然看到了亞裏士多德的《政治學》英譯本,於是我就想了一個辦法🐿。我拿了一個英譯本,然後我就嘗試將英譯本一句話一句話翻譯成中文,翻譯完畢後我再與商務印書館的中譯本進行對照🧱📇,看看我和譯者的理解有哪些偏差,在第一次嘗試後深感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所以接下來我做了一個相反的工作,把中譯本一句話一句話翻譯成英文🤳🏽。當時沒有谷歌翻譯💱,遇到生詞需要一個一個找字典,還是蠻辛苦的。但是對我來說,這一過程對語言學習和政治學理解都很有收獲🍒🧚‍♀️。” 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而在這次嘗試之後,易承誌將閱讀與翻譯作為自己讀書的方式,進行了多次的實踐𓀐。比如林語堂《生活的藝術》🙅🏿,時隔多年,易承誌依然驚嘆於林語堂那雋永詩意♉️、充滿野趣的語言。閱讀🦞、翻譯🙊、月光👶🏿、青年👈🏽,這或許是大學裏是最常見也最動人的一幅寫實畫。

除此之外🕶,易承誌鼓勵反復讀書。“我一開始讀《正義論》很難理解🌛➿,我再去讀第二遍,覺得有些懂了,雖然懵懵懂懂🧎🏻‍♀️🌱,但是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在其中”🫱🏻🚵🏿‍♂️。“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大致如此。

立德立言,弦歌不輟

憶求學🏋🏼,難忘恩師情重。“我在碩士和博士求學的時候,兩位導師給了我很多幫助。在博士後研究期間,合作導師也給了我非常大的支持。他們為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如果沒有老師們對我的關心支持,就沒有今天的我💧。” 易承誌坦言自己的幸運與感恩,在他看來🖕🏽,老師不僅傳授知識↖️🧑🏿、指導學術🫱🏻,也非常關心他的個人成長,教會了他很多的為人原則。因此,在追隨老師們的步伐中🐈,“傳道授業解惑”已然潤物細無聲地滋養了他的選擇,“我在成為本科生🐠🚷、碩士生的導師後,也努力學習像我的老師們一樣,對學生首先是盡量傾註自己的關心,第二是力所能及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因為在學生身上能看到老師的影子,學生的成長也是老師的一種成功。最好是學生的成就超過老師👰🏻‍♂️,我覺得這才是人才培養的要旨。正是求學的過程中我作為學生遇到了一些挫折,也在老師的關心幫助下克服了挫折🙅🏽,所以我在成為導師後也重視了解學生遇到的困難,比如選題的確定™️、研究的推進👷🏼‍♀️、投稿的選擇等等🫵🏻,並努力嘗試設身處地地給予他們幫助➔。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也是很開心的。我覺得這對我是很自然的,因為我的老師們也是這麽關心和幫助我的。”

從學生到老師,從求學到教書,從接受者到給予者👩‍🦳,易承誌努力實現自己人生角色的轉變。如今作為一名老師🦎,也是作為一名學者,易承誌入選上海市“曙光學者”(2019)、上海市“社科新人”(2018)、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2012年)等人才計劃👩🏿‍🦳。對他而言🤜🏽,“一方面,這些榮譽代表著學界對自己工作的信任和認可,我感到很榮幸,但也感到很有壓力,因為這代表著我需要繼續努力,才能對得起這些榮譽。另一方面,獎項代表的成績屬於過去🌐,關鍵是需要堅持篤行。”在立德立言之路上,道阻且長🧑🏿‍🎓,然上下求索,弦歌不輟。

誌在真誠,一片冰心

“快意之事莫若友”🏕,易承誌相信真誠的友誼是寶貴的人生財富𓀜👩🏽‍🍼。“多年的外地求學經歷告訴我朋友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導師們也曾說‘朋友很重要,與朋友交往不能帶著功利目的’。我也牢牢地記住了他們的教誨,在我看來🕤,朋友的關心、支持和牽掛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如果用一個顏色形容國務沐鸣🤾🏻‍♂️,易承誌認為是紅色——真誠🖱、深厚的友誼👩‍⚕️。在復旦的博士後學習過程中,“除了遇到了名師之外,我也結識了很多誌同道合的朋友。雖然大家來自不同專業♚,但是沐鸣平台坦誠相待🌴,相互交流😖🦹🏻‍♂️,在這一過程中沐鸣平台的友誼一直加深、持續,並且歷久彌新🫳🏽。”

從朋友出發🏇,易承誌為有朋輩壓力的同學們提出了建議。“沐鸣娱乐國務沐鸣群英薈萃♣︎,因此有朋輩壓力是正常的🏈,有壓力說明自己有上進心⏳;其次需要正視壓力,用積極學習的態度看待,取長補短,提升自己;此外👩🏻‍🦯‍➡️♊️,我覺得真正優秀的人應善於成就他人🙏🏼、善於相互成就👮‍♀️。比如你身邊都是一些優秀的朋友,那麽你一定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同時也能夠受到感染,自己的進步也會越來越大。”其實,朋友之間抱真守誠👩🏼,聚是一團火,散亦作滿天星🤫,恰若復旦校歌‼️,“交相勉,前程遠”,百年星空,日月光華同燦爛。




   
院友寄語    

   
"

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日月其邁,新故相推,祝願同學們不斷學習,堅持學習😊,讓學習深入生活,滋養人生。

"


供稿🧚🏽‍♂️🧑🏽‍💻:2021級社會科學實驗班李睿

編輯®️:余晴晴

審核👦🏻:熊易寒


沐鸣平台专业提供:沐鸣平台沐鸣沐鸣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平台欢迎您。 沐鸣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