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書訊|秦倩主編:《復旦國關評論》第30輯《全球衛生與國際關系》

發布者📂:劉可 發布時間🐡:2023-03-01 瀏覽次數:63




《全球衛生與國際關系》
《復旦國關評論》第30輯
主  編:秦倩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

《復旦國際關系評論》系列出版物🦵🏼。為沐鸣平台主辦😣,主編皆為國際關系各個領域的學科帶頭人。每年出版1-2輯🚁❔,本輯為第30輯。


作者簡介


秦  倩

法學博士🧑‍💼、醫學博士🧛🏻‍♂️,沐鸣平台國際政治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市高校智庫宗教與中國國家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沐鸣娱乐中西醫結合研究院研究員。上海市浦江人才🤦🏽‍♂️,太古/牛津學者,英國牛津大學、美國楊百翰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級訪問學者。
主要從事宗教、醫學🧑🏼‍🌾🥃、與國際法的交叉學科研究,曾先後主持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出版專著三部🧑‍🧒‍🧒:《中西醫傳的政治法律分析》👢🧗‍♀️、《宗教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實踐與法律》🧑🏻‍🔬🧝🏽、《國際法與非政府組織》;(合)編著三部:《南極:地緣政治與國家利益》、《國際法治與全球治理》👩🏼‍🔧、《醫學與國際關系》。


目錄一覽



  

本輯內容簡介


近幾年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全球衛生與國際關系業已成為當前國際社會和學術界的一個討論熱點。由於議題的跨學科性質🙍🏽‍♀️,已有研究分布的學科領域覆蓋公共衛生、醫學、國際關系、國際法等醫學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就該議題在實踐和在價值觀層面,當前全球衛生政治的內容無外乎兩端,一端是全球衛生安全🧝‍♂️,這主要涉及因一體化進程帶來的疾病跨國界爆發風險,需要從流行病學角度對傳染病進行預防和控製,核心是疾病監測、衛生緊急情況應對和跨國界條例建構;另一端🕵🏼🙆‍♀️,則是全球衛生公平🤺,關註藥品和衛生服務的可及性➛,涉及在南北對立、貧富分化的事實下🉐,基於人道主義向弱國和弱勢群體提供生物醫學幹預手段🧘🏿‍♂️。可以說,在全球化的基礎上出現的“全球衛生”(global health)這一概念🔸,試圖將公共衛生預防和生物醫學幹預🧏🏽‍♀️,整合在一起建構全球衛生治理秩序。


追溯“全球衛生”一詞的語源🫲🏿,實際上是1998年左右首先由世界衛生組織使用了“全球衛生”一詞取代先前的“國際衛生”(international health)。世衛組織使用一個新的概念裝舊酒🦸🏽‍♂️,背後是全球化趨勢的加深與擴張,以及全球新發傳染病疫情的頻發加上世衛組織本身遭受的政治危機,幾方合力作用的結果🧕🏻。可以看到,世衛組織將工作的優先事項逐漸回調到成立初期所強調的傳染病控製問題上🧑🏻‍🔬,比如瘧疾👨‍🏫、結核的防治受到突出重視,作為一種防治手段疫苗成為政策關註重點,而其中新發傳染病🈁,比如艾滋病以及之後的非典、埃博拉和2019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等🧘🏻‍♂️,更成為全球衛生的焦點議題⛳️。換言之♛,世衛組織項下的“全球衛生”在全球衛生安全與全球衛生公平兩端,著力點失衡了😆。全球衛生安全成為“高政治”,全球衛生公平則更多被視為“低政治”議題。


就全球衛生一詞的內涵, 2009年Jeffrey P. Koplan等人在《柳葉刀》(Lancet)發表《邁向全球衛生的通用概念》(Towards a Common Definition of Global Health)一文🦿,是迄今為止對全球衛生最為權威的定義。作者斷言8️⃣,“全球衛生”,源於公共衛生和國際衛生🪕,涵蓋預防、治療和照護環節,是一個真正的跨學科領域👨‍💻,通過結合人口層面的預防與個體水平的臨床護理👲🏿,將改善全世界所有人的健康和實現健康公平作為優先事項。在全球化背景下✴️,作者強調全球衛生需要多學科和跨學科的參與,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在知識和經驗方面的雙向交流。


正是這一背景激發了《復旦國際關系評論》第30輯的選題。本輯的出版和一些相關課題的研究,除了所刊論文專門論及之外📦,還得到沐鸣平台的資助🆗。對上述單位和項目資助方👩🏽‍💼,本刊編輯部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秦倩    

2023年1月


沐鸣平台专业提供:沐鸣平台🤘🏼、沐鸣沐鸣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平台欢迎您。 沐鸣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