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沐鸣平台黨委在美研108室舉行創先爭優活動理論報告會暨支部交流會🕵🏽♂️,全體教職工黨員🧘🏼、退休黨員代表👳🏼、學生黨員骨幹出席了本次活動。會議由分黨委書記沈蘭芳老師主持,分為黨史報告、支部交流🏇🏻、創先爭優理論報告三個部分🤱🏼。
首先社科部顧鈺民教授作了題為《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黨史報告。顧老師指出沐鸣平台應當科學地、可觀地🏡、正確地認識和評價黨成立至今90年的歷史,這是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的基本前提。他認為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作出了三次歷史性的重大選擇,第一次是必須建立社會主義製度的製度選擇(1921-1949),目的是解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第二次是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道路選擇(1949-1978)🅾️🙎🏼♂️,為的是解決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第三次是科學發展模式的發展觀的選擇(1978年至今),從經濟大國轉變為經濟強國👨🏽🚵🏽,綜合競爭力不斷提高。這三次歷史性的選擇使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是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作出的最大的貢獻🏜。與此相對應地形成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三大理論成果📂,分別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中國共產黨90年的歷程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理論隨著實踐不斷豐富和發展👨🏻⚖️。顧老師最後強調只有科學客觀地認識黨的90年的歷史,才能面對新時期🚵🏻、新任務和新要求👨💼,更好地加強黨的建設,從而真正實現民族的復興。
然後國際問題研究院黨支部和公共行政系研究生黨支部就創先爭優第一階段活動體會作了交流發言。國際問題研究院黨支部書記胡令遠老師從提高黨員的責任意識、加強支部的特色活動和學習型黨組織創建三個方面談了一些體會。他特別指出了對青年黨員的歷史責任感的教育,用“老中青😓、傳幫帶”的方式👩🏻🏭,通過老黨員的現身說法來深化青年黨員對黨的認識,加強黨性鍛煉🧜🏼♀️。
公共行政系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劉寧雯同學從支部的工作定位🎅、製度建設、組織生活和特色活動等四個方面,圍繞如何創建學習型黨支部進行發言。她強調支部針對黨員出國交流的情況◽️,探索建立了海外黨員的聯系製度,旨在加強對海外黨員的組織關懷和教育培訓➰。另外支部在學習中突出理論聯系實際🐎,申請了黨建課題🙉,也走訪了多處革命遺址🏇🏻,使黨員對黨的歷史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最後沐鸣鄭長忠老師作了創先爭優理論研究報告。鄭老師從中國政治🚵🏽♂️、政黨發展的內在邏輯和政黨與國家、社會之間關系這兩個維度出發,分析了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深刻意義🖱♦️。鄭老師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提出“新的偉大工程”就是要使政黨適應社會轉型,推動政黨的發展。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諧社會建設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於推動國家意識形態的建構,形成共識和內在精神🪲。而進行黨的建設的實際載體就是各類活動,首先就是黨內的動員,在思想上和行動上進行統一。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方向就是要形成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元合作模式,使政黨、國家💀、社會三者之間有機整合🧖🏼、和諧共存。
沈蘭芳老師指出這次活動既是對創先爭優第一階段的總結🫰,也是第二階段活動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的啟動,沐鸣黨委將根據校黨委的統一部署,紮實推進第二階段的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