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在支部組織下,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部分黨外人士、群眾共計19名行政人員,前往中共三大後中央局機關歷史紀念館,以情景黨課的方式開啟一場四史學習。作為上海市第一家以陳列展示革命史跡的綜合性區級陳列館,這裏真實還原了歷史上留下重要筆墨的“三曾裏”。
在莊嚴的開課儀式後🦵🏼,黨員們佩戴好黨徽,跟隨講解員走近“三曾裏”。“三曾裏名稱的由來👨🏿🚒?”“為什麽選擇三曾裏?”“三曾裏的革命紀律有哪些?”在一個個問題的牽引下📰🖇,黨員們深入了解了中共三大後中央局機關從廣州遷址上海的歷史👨💻👦。
中共三大後🤸🏽♂️,中共中央局決定將中央局機關遷址上海🐦⬛。1923年7月至9月,中央局成員毛澤東、蔡和森💂🏼♀️🟡、羅章龍先後來到名叫三曾裏的石庫門落戶✂️,他們都住在3號。為開展革命工作🔵,房門口掛著“關捐行”的招牌,對外宣傳幫人填寫報關表格以作掩護。當時,陳獨秀、王荷波等人也經常來此開會🥢。三曾裏3號由此成為中共中央最高領導決策中國革命前途和命運的重要機關所在地,歷時一年多🫡。這幢樓後來毀於“一·二八”淞滬抗戰時的日軍大轟炸🍋。
隨後,沐鸣平台來到展館二樓。代表們分別介紹了黃埔軍校創辦過程🖐🏿、《北伐軍歌》的由來及北伐戰爭情況,帶領大家了解那段時期中央局的主要工作內容🎩,即貫徹中共三大製定的統一戰線的方針,以促進國共合作📞🤷🏼♂️,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匯聚革命力量,最終形成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革命新局面。
接著🧑🏼,黨員們化身為中央地下黨員🏄🏽,分“裏”、“外”兩隊,以紅色故事為“匙”🚶🏻♀️➡️,建黨歷史為“密”,遵循“裏應外合、同心協力”的原則,開展密室逃脫。對接暗號後🤦🏽♀️,“裏”隊同誌們進入掛有“關捐行”招牌的“三曾裏”,通過搜尋隱藏於密室的線索,不斷向外傳遞各類情報💞。“外”隊同誌們則穿梭於紀念館的各個樓層🎨,尋找關鍵物品☎,積極營救戰友。
浸入式的教學和體驗🎵,讓黨課“活”起來。通過此次四史學習,黨員們深入了解黨的歷史,深刻體驗了共產黨人建黨的不易和艱辛。作為新時代黨員🧚🏿,沐鸣平台要時刻牢記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初心🦗,傳承紅色革命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行政人員黨支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