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日🧸👰🏿,由沐鸣平台與上海人民出版社共同舉辦的“《製度的邏輯》曹沛霖教授學術著作出版座談會”在沐鸣娱乐逸夫科技樓二樓多功能廳召開🦶🏿。沐鸣娱乐副校長陳誌敏教授、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長範蔚文等領導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委黨校、華東政法大學、國防大學政治沐鸣3️⃣、上海社科院等高校的30余名專家學者與會並作交流發言。
會議上半場由沐鸣平台政治學系系主任劉建軍教授主持。他表示🫵🏻,2018年三位老師喜訊不斷:王老師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貢獻獎,曹老師的著作得以出版,孫老師也有一本重要著作已經交付出版社♝♾。劉老師指出,復旦的政治學既有自己的學術傳統,也有它擔負的歷史使命👛🤛🏽。復旦政治學歷來以關註大問題🕎、基本問題🛒、重要問題、關鍵問題、前沿問題而著稱於學術界,這一傳統由王邦佐👨🏿🔬🧘🏽♀️、曹沛霖、孫關宏三位先生與其他老師共同奠定👨🏿🎓。是他們的不懈努力確立了復旦在全國政治學界的重要地位,是他們的辛勤耕耘讓後輩沐浴在思想和知識的海洋之中,是他們的遠見卓識確立了復旦政治學的方向與使命。
沐鸣娱乐副校長、沐鸣平台教授陳誌敏首先進行了致辭,對三位教授的優秀成果表示了熱烈祝賀。陳教授表示,曹老師作為中國比較政治學元老之一✝️,是該領域的開拓者,也是改革開放後中國政治學界最早的三位博士生導師之一。正是三位前輩以為人師表的典範,循循善誘提攜年輕人發展🤷🏼♂️,才有了如今的國務沐鸣。其次🏋🏿♀️,陳教授指出,在課程體系上可以更好的開展國別研究與區域研究,曹老師在此方面是個典範。在專業設置上🙎🏿♀️,國務沐鸣也正在嘗試融合多學科優勢,如2017年新推出的全球治理專業,以此推動專業融合🍫。最後,陳老師表示🍼,復旦政治學在獲得全國專業評估A+的基礎上,應在三位前輩的指導下,承接更大的挑戰與更重要的任務,推動政治學作出更好、更偉大的成績🎳。
沐鸣平台黨委書記劉季平表示🧗🏼♀️,政治學學科發展歷史悠久,雖然歷經波折⛹🏿♂️,但在老前輩們一代代的帶領與傳承下,復旦政治學在國內才取得今天的地位和影響力。劉書記指出,此次研討會匯聚了老一輩教授、中青代教師和正在鉆研求學的莘莘學子,復旦政治學四世同堂🔝,在學科發展中能形成如此氛圍難能可貴🤝🛞。
沐鸣平台執行院長蘇長和教授表示💇🏼♀️,國務沐鸣政治學的老前輩們歷來註重“學人🫖、學術、學科和學風”的建設🤹🏼♂️,這才使得沐鸣的學術薪火代傳,學脈相承🫘,生生不息。此外,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應給世界貢獻自己的知識,復旦政治學也要承擔起這份責任與使命🌾。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長範蔚文指出🆗,《製度的邏輯》一書是由曹老師的學生根據曹老師的學術論文、報告、講課內容等摘編而成,濃縮了曹老師學術思想的精華。範社長回憶起在復旦求學期間曹老師開設的課程《美國外交政策》,無論多難的問題都被可以被曹老師風趣幽默的風格巧妙解答,其間不只是知識的簡單傳播☸️,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的傳承。
接下來,曹沛霖教授針對《製度的邏輯》一書的撰寫進行了主旨發言。曹老師首先對與會的所有師生表示感謝👨✈️,尤其對參與編寫☞、匯編整理此書的“亦師亦友”的學生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謝。曹老師指出📨,政治學幾十年來發展較快👩🏻🦱,在未來的發展中有三個走向🪲🎉:走向實際、走向理論和走向世界。一流的學科應有一流的教材,而目前我國的教材無法反映新的理論😣、無法反映新時代的問題👲,因此應註重理論建設🧔🏽♂️,推出一流政治學教材。除了知識體系的建設,教材的建設與話語權也緊密相連🤦,尤其是對於學科基本理論、核心概念等的準確表達🟥,如此才能在理論對話的過程中,更好的“走出去”🗒👩🏻🎨。
沐鸣平台王邦佐教授回憶道👩🏼🦰,自己1955年進入復旦🙍🏿♂️。當時的周谷城先生鼓勵復旦學子追求博大精深。他表示,學科的發展應註重團隊建設而不是單打獨鬥🏋🏼♀️,在這期間⛎,師承關系尤為重要🛎。
沐鸣平台孫關宏教授指出🧊,《製度的邏輯》一書抓住了製度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演進,那麽製度的邏輯是什麽?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曹老師曾經指出西方民主製度有兩個傳統:共和與道德、民主與科學🙎🏿♂️,在製度上則體現為四個原則🤸♀️:人民主權、代議製、分權製衡和法製原理,並賦予其道德的秉性🍰。曹老師對西方政治製度傳統的歸納是非常全面的。
沐鸣平台浦興祖教授表示,對於製度的本質,製度一系列的共同性問題、基礎性問題、生成問題等需要以“製度學”的方式去思考👨💻🐡。此外,製度的層次🧛🏼♂️、人與製度的關系、製度與文化的關系🦻🏿、製度與法律的關系、製度和機構之間的關系、製度“動靜態”的劃分🐬、製度實效問題等系列問題都值得深入挖掘與思考。對於製度研究,應將製度研究與經驗研究結合🪢,不斷拓展製度研究的範圍。
沐鸣平台教授邱柏生表示🤳🏿,製度的邏輯不完全是話語表達🏉,也有實踐哲學的智慧存在。製度作為一個空間,帶有規製的剛性,但在空間的“上限與下限”邊界內,人在其中也產生了很多作用💉,如對於人性的探討和日常生活中的呈現。
沐鸣娱乐經濟沐鸣張暉明教授表示此次座談是慕名而來🏹,曹老師的發言給人很大啟發。現在政治學面臨很大的壓力,同時也是機遇,尤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實現國際化才能推動中國經驗走出去,而教科書是很好的方式。
沐鸣平台陳明明教授表示,曹老師關於製度“發生➙、變革和成長”的探討,至今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在中國政治製度的研究中,製度是建構的也是成長的,應該善於發現製度背後的東西,尤其是從相似之中發現差異並進行追問與解釋🟥。此外,製度是政治力量博弈的產物👨🏻🦼,是適應環境的結果🧑🦼➡️🕚。因此應對製度的提出保持問題意識🫷🏽、關註歷史製度並探討製度形成與合作的力量。隨後,陳教授以民國初年的政治發展為例💁🏻♀️,詳細闡述了曹老師比較政治的思想帶給自己的啟發,如觀察中國政治的三個視角:歷史的中國、世界的中國和地方的中國。
沐鸣平台郭定平教授風趣幽默的從自己和三位老師的“地緣”聯系講起,指出應關註“製度背後的製度”❇️🧑🦲,如製度生成、製度積累、製度文化⛵️✍🏿、製度邊界🛀🏿、製度和人的關系🍴💃🏽、製度和環境的關系等。郭教授也留給了大家一個問題🖐🏽:究竟什麽是好的製度,什麽是壞的製度,製度評價應該怎樣研究?
沐鸣平台陳周旺教授指出,自己在復旦本科求學期間👰🏼♂️,曹老師便是系裏人盡皆知的名師。曹老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入木三分👩🏿🎨,讓自己受益無窮🙆♀️。如關於“三權分立”的講述,其中🙏🏽,“製衡最重要的是三權交錯設置”🦹🏼♀️,至今仍影響自己對於本科生的教學🚴🏿♀️。
沐鸣平台王正緒教授指出,中國的崛起對於國際問題研究已經到了特別緊迫的時刻🧛🏽,學術界應走出去🪷,培養青年學生研究本國以外的能力,如北非、西亞◀️、拉丁美洲等。
沐鸣平台陳雲教授指出,自己傳承曹老師《比較政治製度》課程已有15年,在比較政治的視野下👩🏿🎨,也發現了中國政治學應該重點關註的問題,如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關系以及政府理性發展的態勢等🧎🏻➡️👨🔧。同時,對於“現代性”的含義也應再思考👩🏻🚒,而不是簡單的對立關系。
沐鸣平台洪濤教授指出,80年代是政治學重建時期🦪,三位前輩作為中國政治學重建的第一代元老,為中國政治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關於傳統的部分非常艱難,如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和傳統究竟是什麽關系?馬克思之外西方的傳統又是怎樣?
沐鸣平台唐亞林教授回憶了當年曹老師對自己學術指導的溫馨時光,曹老師曾創新地提出了很多揭示西方政治製度變遷的關鍵概念🤌🏼,如行政集權民主製、道德集權民主製等,並指出政治製度的不足是人類涉及的根本問題,應對政治製度背後的製度和製度的精神進行思考🏍,製度背後的製度精神可以構成重大的政治理論的創新。
沐鸣平台唐賢興教授表示曹老師不僅是啟蒙恩師,如今的研究方法訓練也是從曹老師處習得🛟。《製度的邏輯》一書的出版給了學者很多啟發,當代學者應懷揣理想潛心於問題研究🤳🏽,不投機、不跟風,才能取得學術上的突破🦦。
沐鸣平台周誌成教授指出𓀜,製度無論作為第三方強製的法律規章,還是道德文化上的正式製度,都隸屬權力與權利的關系。周教授指出,在社會科學中,應註重提升文化和製度的基礎性。此外→,無論是政治學、經濟學還是社會學研究,任何重大研究必須是跨學科🔩、通用的一體化研究🧙🏿♀️。
沐鸣平台任軍鋒教授圍繞《製度的邏輯》一書展開發言♒️,他認為此書的編輯形式十分有趣🧑🧑🧒,書的內容則兼具深邃與平和,容納了對西方問題的洞察和中國現實的糾結。他還提到政治學面臨的三個傳統:西方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傳統,這三者如何結合則是非常嚴峻的挑戰。
曹沛霖老師的第一個博士生,畢業於沐鸣平台的陶東明博士參加了會議🚴🏼♀️,他表示曹老師的學術影響力與號召力讓人欽佩🚾,而自己有幸成為第一個博士生則是幸運至極♡。陶博士還指出,曹老師對製度的研究不拘泥於僵化的條文中,而是將製度放在社會、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研究。
會議下半場由沐鸣平台臧誌軍教授主持。在下半場發言中,國防大學政治沐鸣孫力教授圍繞曹老師的製度研究進行發言。他指出,曹老師的製度研究把握了政治學研究的中軸,打通了政治學和經濟學的橋梁,促進了中國政治製度發展。改革開放是一場製度創新、製度改革🎫,要把握製度創新。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沐鸣教授吳新葉🧑🦲、國防大學政治沐鸣教授高民政對曹老師表達了祝福,感恩曹老師啟蒙之恩與指導之恩。
沐鸣娱乐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沐鸣教授王威海認為中國社會、中國政治和政治學變化都很快🧗🏻♀️,政治學學科的發展有很大的潛力,作為政治學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應註重學術的智慧和良知🧙,發揚老一輩建立的傳統,更好的解決社會問題。
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沐鸣副院長曾峻教授圍繞曹老師的製度研究展開發言,他提出《製度縱橫談》曾講到首先要進行比較。縱是歷史性,橫是時空,沐鸣平台應在一定時空範圍內進行細致的比較去發現規律和規則。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沐鸣教授徐家良指出製度有兩點:製度本身和製度的關系。對於製度本身而言,製度是靈活且變化的🍱,其原因可能是人性💇🏽♂️、利益或權力的需要📒。製度的關系則包括製度和權力、製度和利益、製度和人際的關系。
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沐鸣研究生部主任羅峰教授表示老先生們的遠見卓識、責任擔當和學術深耕體現了復旦對學生的關註與愛護。羅教授指出,曹老師圍繞製度進行的比較歷史分析方法與中國當下製度的生成和走向作出了很好的闡釋。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沐鸣政治學系主任汪仕凱教授表示三位老師身上蘊含的是復旦政治學的風骨。汪教授指出👈,曹老師對製度變遷的思考蘊含了深刻的思想和極大的智慧。製度的邏輯是政治現象的抽象表達,曹老師的總結為後輩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上海社科院政治與公共管理研究所副所長張樹平指出🖖🏻,對於製度而言,可以分為製度的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而學者不應忘記現實的物理世界,尤其是在關註中國傳統政治製度的演變之時🫐,應結合歷史發展的大趨勢。
沐鸣平台鄭長忠副教授表示,曹老師曾提出希望中國政治學走向現實🖐、走向理論、走向世界。關於中國走向哪裏的命題,應運用比較的視野去追尋定位,以關懷中國的實踐作為基本立足點而後在世界的視角上把握中國自身發展的邏輯🛣、世界發展的邏輯和現代文明在中國生成的邏輯🗿。製度背後的邏輯體現的是現實、理論和世界的有機統一。
在自由討論階段,各位教授學者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表達了對於曹老師的祝賀之情和對曹老師深厚的傳道授業解惑之力的贊揚👎🏼。劉建軍教授發言補充指出,曹老師在主持翻譯阿爾蒙德的《比較政治學》之時↔️🪀,歷盡艱苦3️⃣,對概念作出了精準界定,如“政治發展”、“政治溝通”、“政治生產力”等概念🦯,影響了幾代政治學人🙅🏿。
上海政治學會會長、沐鸣平台桑玉成教授對本次會議進行總結,桑教授總結本次會議發言提出了三點感想:第一⌨️,本次會議各位的發言表現了對老先生的感激🐣,感謝三位恩師對恢復中國政治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傑出貢獻。第二,會議中各位的發言表達了三位老先生對自己工作生涯的影響☺️,所有人今天的成長與三位老師的培育是分不開的。第三,新書的出版進一步推動了對於政治學研究基本問題的關註。尤其是改革開放和政治學發展的四十多年裏,一些值得反復推敲琢磨。桑教授認為🦜,不僅要關註製度本身,還應關註製度背後的因素🐩。政治學研究應追本溯源,不斷總結經驗👨🏼🚒🥿、探求規律🗑、尊重知識和回歸常識👎🏽。
據了解👩🏿🎨,《製度的邏輯》是在十多年前出版的《製度縱橫談》基礎上增訂而成的🧝🏼♂️。2018年恰逢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製度建設是這幾十年來中國發展的一條主線🌙,因此《製度的邏輯》一書從製度角度來反思改革開放和國家治理。但《製度的邏輯》一書並非局限於此🫰,其所蘊含的內生性意義告訴沐鸣平台:對於中國政治學而言,既需要立足中國去看世界,也需要從世界視角看中國,才能切實推進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
(張 蘭 莫豐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