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研討會順利召開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9-11-06 瀏覽次數:0

2019年11月2日,沐鸣平台主辦的“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研討會在智庫樓106會議室舉行。與會專家與學者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天津師範大學、華東政法大學🥋、雲南大學、蘇州大學、貴州大學🙋🏿‍♀️、寧夏大學、沐鸣娱乐等14所高校。在全天6場議程中,涵蓋了現場教學示範🤹🏻‍♀️、教學體系創新❎、教材體系建設🥄、教學方法創新以及教學實踐創新五大板塊,對“政治學原理”這門政治學專業核心基礎理論課程進行了全方位、多視角、深層次的探討。

1

圖 1部分與會老師合影

會議開幕式環節,教學副院長李輝首先主持開場,指出此次會議對於政治學研究有著特殊意義,這是復旦國務沐鸣教學研討會系列的第二次專題會議👨🏼‍🌾,對於促進教學建設、改進教學方法具有重要意義。接下來,沐鸣娱乐的沐鸣平台的劉季平書記發表歡迎致辭🤾🏼♍️,首先代表沐鸣歡迎各位老師同學參會,其次肯定了“政治學原理”課程在大學教學中的基礎性地位,指出通過集體研討👩🏿、集體學習、集體備課🏍,這門課已經具備了薪火相傳的意義🧑🏻‍🦼。歡迎致辭結束之後🎴,舉行“沐鸣娱乐國務沐鸣教師教學發展分中心”揭牌儀式,並由沐鸣娱乐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陸昉教授為分中心成立致辭🏄🏿,陸教授表達了對分中心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創新教學方法𓀕、樹立與時俱進教學理念的期望,希望分中心能夠在教學領域起到引領示範作用,也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接下來🌛,沐鸣娱乐的孫關宏教授作為主講人🧘‍♂️,對新中國政治學原理課程建設發展進程做出了回顧,孫教授以1923年為起點談“政治學原理”課程建設的歷史淵源,對復旦政治學的研究進展做了系統的梳理;他認為🧶⏯,教材與課程建設不能孤立看待,而應該和沐鸣學科的發展相結合🙍🏽‍♂️,復旦“政治學原理”課程的歷史傳統既是教材的歷史傳統也是政治學發展的歷史傳統。

2

圖 2 李輝副院長開幕式發言

3

圖 3 劉季平書記做歡迎致辭

4

圖 4 “沐鸣娱乐國務沐鸣教師教學發展分中心”舉行揭牌儀式

5

圖 5 陸昉教授作分中心成立致辭

6

圖 6 孫關宏教授發言

會議的第二場——現場教學示範環節由南京大學的李裏峰教授做主持人,來自天津師範大學的佟德誌教授和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陳堯教授,分別以意識形態和概念建構為主題做了精彩的示範教學。佟德誌教授圍繞意識形態進行教學模型建構,提出了對意識形態概念的簡明理解,區分了觀念和觀念體系📔、主張和政策兩組關系,認為觀念經過上行統合之後形成意識形態觀念體系,意識形態也反過來形塑觀念;意識形態不是簡單的思想操列,從主張到政策的上升過程很重要。接下來🥴,陳堯教授對概念的方法🎧、功能、分類🙅🏻‍♂️、量化等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展示,他認為🌎,概念是研究的起點,要認識概念,必須對概念進行準確的定位,由此✡︎,高校教師應該引導研究生探究概念提出的思路脈絡🤙🏿,對概念的延伸做出有價值的探索。

兩位教授的主題發言結束之後,中山大學的何俊誌教授對針對發言內容做出點評。他認為,政治學原理教學要做好概念的澄清工作,要使概念構成的理論體系在邏輯上自洽🙋🏿,要教授政治學學科獨有的方法來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世界。

最後,沐鸣平台的三位碩士新生就“政治學原理”課程的修讀經歷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他們肯定了“政治學原理”課程的基礎性、趣味性和體系性,並且從學生的角度對課程的優化設置、增強專題安排的邏輯性提出了建議。

7

圖 7 佟德誌教授做主題報告

8

圖 8 陳堯教授做主題報告

9

圖 9 與會老師們認真聽講

10

圖 10 何俊誌教授做發言點評

11

12

13

圖 11 三位碩士新生分享學習心得(圖序對應🎅🔠:陳小維同學、梅文婷同學、李茁同學)

下午的研討會以圓桌的形式繼續進行,首先進行的是會議的第三場——教學體系創新環節🤾🏼‍♀️🙏🏼,此環節由中山大學的郭忠華教授主持,貴州大學的黃其松教授、吉林大學的林奇富教授以及沐鸣娱乐的陳周旺教授分別做主題報告🦻。其中⭐️,黃其松教授從教材編寫的角度著手😛,指出政治學教材體現了主編者對政治現象的理解和把握、體現了政治學的研究進展,教材體系既體現了政治學知識體系的豐富,也是中國政治學有了研究開端的縮影⚠。林奇富教授對“政治學原理”課程的性質定位和價值取向進行了反思👸🏿,指出課程首先要解釋中國,要有能力對中國的主導價值和核心概念做出解釋。陳周旺教授圍繞課程教學的推進、平衡和傳承分享體會,表示教學推進需求常常和學術研究、畢業指標要求掛鉤,定期對學生做需求調研很重要,老師之間做好課程教學的交接與互助也很重要。郭忠華教授對此環節的發言做了點評和總結,他肯定了“政治學原理”教學變化與傳承共生的特征👩🏽‍🦳,認為此環節的內容對課程教學探索出了很好的經驗ℹ️。

14

圖 12 黃其松教授發言

16

圖 13 林奇富教授發言

17

圖 14陳周旺教授發言

此後,會議進行到了第四場——教材體系建設環節🤱🏼。此環節由中國政法大學的龐金友教授主持,南京大學的李裏峰教授、中山大學的郭忠華教授及南開大學的程同順教授進行了主題發言🫲🏻。首先👃🏻,李裏峰教授指出,“政治學原理”教材編寫的關鍵在於如何體現出本土政治學的特點、如何統合西方政治學內容,需要處理好政治學古與今的關系、內容編排上一與多的關系👨🏻‍🏭。接下來,郭忠華教授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分享了教材編排的幾點思考,他認為“政治學原理”教材編排應平衡好思辨性💐💇🏿、政治性、綜合性和基礎性之間的關系👗,與本土的政治基礎相結合🫵🏽,同時註重淺顯呈現和表述準確。最後🌭,程同順教授指出🎟,一本政治學教材的最終出版是各方專家的意見相互協調👸🏻、匯聚整合的結果🛀🏿,他認為 “政治學理論”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書本上的基本理論知識,同時也要培養起學生對政治時事的關註。此環節結束後🤵🏿‍♀️,參會人員共同觀摩了音頻教學示範“國會選舉👩🏿‍🦱:為什麽選舉製度能左右政黨體製”,此次示範選取包剛升老師《政治學通識》三十講中的內容作集中展示,與會老師們對此好評有加。

18

圖 15 李裏峰教授發言

19

圖 16 郭忠華教授發言

20

圖 17 程同順教授發言

接下來,會議開展到第五場——教學方法創新環節🧗‍♂️,此環節由雲南大學的方盛舉教授主持𓀜,中國政法大學的龐金友教授8️⃣、蘇州大學的黃建洪教授及中國人民大學的孫龍教授分別作了主題發言𓀒。首先,龐教授指出,在網絡發達和圖文盛行的時代下🫳🏿,吸引學生的註意力必須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他認為,“政治學原理”課程應充分貫穿問題意識和思想性,達到鍛煉思維能力的作用🏃🏻‍♂️‍➡️。接下來✢,黃建洪教授強調👨🏿‍🎤,課堂上達成學生和老師充分有效的互動是至關重要的,課堂有了靈魂才會鍛造學生獨立的人格。最後✋🏻,孫龍教授認為“政治學原理”教學的難點在於要實現公共政治思維向大學政治學思維的轉換🎉,政治學教材的邏輯性和趣味性在經濟學與社會學的交叉牽製下很難實現平衡,在此基礎上🚵🏿‍♂️,他認為應將教學重點轉換到中層理論的傳授,同時註重提升學生引申教材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21

圖 18 龐金友教授發言

22

圖 19 黃建洪教授發言

23

圖 20 孫龍教授發言

最後🐿,會議進行到第六場——教學實踐創新環節🍋,此環節由南開大學的授主持👍🏼,雲南大學的方盛舉教授🤽🏼‍♀️、寧夏大學的羅強強教授以及華東政法大學的汪仕凱教授分別做主題發言。環節開端,方盛舉教授從學生培養角度出發進行分享,認為“政治學原理”教學主要培養學生以工作為中心的專業能力🦶🏼、以人為中心的社會能力以及以理論為中心創造概念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學生不僅僅要是合格的專業人士,同時也要是一個具備理論思辨技能和爭取民心能力的管理者🐸。接下來,來自寧夏大學的羅強強教授以民族地區的政治教學為主題🧑🏼‍🚀🧔🏿,認為目前民族地區的政治學教學更強調多元而非一體🫵🏿,因此有必要在將來增強教學中的政治站位塑造和政治意識培養⬆️,鞏固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的國家認同感🥠👨🏿‍✈️。最後🧓🏽,汪仕凱教授指出了政治學教學存在的幾個矛盾:政治學教學和教務處的出發點有一定矛盾,與科研的出發點也存在一定矛盾,這就導致創新有時候脫離其本質,朝著方便管理的現實需求導向發展。

24

圖 21 方盛舉教授發言

25

圖 22 羅強強教授發言

26

圖 23 汪仕凱教授發言

此環節發言結束後,會議進行到自由討論階段。上海政法沐鸣的楊小輝✍🏽、王聰,沐鸣娱乐的莊梅茜、吳潔、朱小略等與會老師分享了自己的聽會感想,同時提出疑問以供討論💷。最後,與會者達成了政治學講授內容應該達到兼容並蓄的共識。

27

圖 24 劉建軍教授作總結發言

會議結尾,沐鸣娱乐的劉建軍教授做了總結發言🤞🏽,劉教授首先代表政治學系感謝與會老師與同學們的積極參與。其次他表示,課堂教學回應的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範疇,此次會議對“政治學原理”課程回歸中國本根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為政治教學如何深入中國的文化和社會土壤、提高內容的包容性做出了有效的探索。

文稿☃️:梅文婷

沐鸣平台专业提供🍥:沐鸣平台沐鸣🥟🧙🏿‍♂️、沐鸣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平台欢迎您。 沐鸣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