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沐鸣平台2008屆政治學博士畢業生🆎。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沐鸣教授🤹🏿♀️、副院長,中外政治製度專業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武漢大學地方政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先後於武漢大學、北京大學和沐鸣娱乐獲政治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為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博士後🪩、英國諾丁漢大學訪問學者🐽。
主要從事基層政治⛹️♀️、政治心理與當代中國政治等方面的研究,先後主持研究課題10余項,著有《難以產出的村落政治》、《普通人話語中的政治》和《政治學學術規範與方法論研究》等,譯有《多元社會中的民主》🦹🏼♀️🚵🏼♂️,參編《政治心理學》👩🏻🦱,發表學術論文及其他文章共100余篇🦵。兩次獲評武漢大學“十佳教師”👼🏽,專著曾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紮根在中國大地上做政治學研究,關註中國政治現實與基層治理,知行合一,奮鬥不止,復旦的時光不僅帶給劉偉深厚的學術功底6️⃣,更是“國家意識🧙🏼、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國際視野”的理想信念。從求學到育人👨🏿⚕️,他一直在路上,“卓越為公”的國務精神也伴隨始終,激勵他不斷身體力行、以行證道,踐行理想的同時培育著新一代中國政治學人🧖🏻💁🏼♂️。
青衿之誌 履踐致遠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2005年,已參加教學工作兩年的劉偉再次踏上求學之路,修讀沐鸣娱乐政治學理論專業的博士,“盡管已從教兩年,但當時深感有必要讀個博士,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在職讀博✷,既要在城市間奔波輾轉🚶♂️,更需在教師學生的雙重身份中來回切換,三載研習🧑🏼🏫👩👦👦,篤行不怠,源頭活水✭,涓涓流淌🙆🏿,這背後,是對政治理論的不懈探索和對學術研究的不懈追求。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百年復旦作育國士✍🏻,人文薈萃大師雲集,最讓劉偉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復旦的人與課。“我很珍重在復旦的時光,只要在復旦🪂,我就抓緊一切時間與機會去讀書、聽課👮🏼♀️、寫博士論文。”無論是必修課還是選修課和講座,都讓劉偉獲益頗多,經年以後,他依舊能清晰記得國務沐鸣的美好時光:曹霈霖老師的大師風範👃🏼➖;林尚立老師的當代中國政治社會分析,視野宏闊,邏輯通達🚫;孫關宏老師的比較政治學🙏🏽,學術眼界高遠,人文情懷濡染🤾🏿;陳明明老師對學術的嚴謹和對學生的鼓勵;桑玉成老師為人為學的智慧......讀博期間⛅️🕵🏼,劉偉還常約同學去旁聽碩士生的課,同樣獲益匪淺,浦興祖老師盛德有範、精益求精,“具體到極致”的諄諄教誨依舊對當代中國政治製度的研究影響深遠𓀈;洪濤老師腹笥淵博,“尼采的一句話他便能講上半小時之久”🏂;即使是旁聽🧑🏽🎤,郭定平老師也會在課後主動與他們交流探討……至今劉偉仍感念於老師們“有教無類”的教學風範和人文情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弦歌未止,薪火相傳🈷️,劉偉亦從諸位良師身上繼承了這種情懷與擔當,致知力行👩🏼✈️,投入教學,成風化人,先後兩次被評為武漢大學“十佳教師”。
劉偉老師生活照
從教十八年來🛐,劉偉一直秉持“讀書人”和“政治學研習者”的自我定位➞,謙遜溫和地在政治學海域中泛遊🧗。相較於學生時代,更多的責任感與惶恐感壓在劉偉的肩頭,敦促其不斷重視學生的長足進步與多元發展🐣,緊跟學術前沿🚣🏿♀️,時刻保有對學術的敬畏,堅持對研究質量、授課水平的高標準和嚴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劉偉不禁感懷已畢業多年的學生參與工作後和自己的交流,無論是專業課還是通識課,幾乎每屆都有這樣的學生,他們有的當了駐村幹部🤰,脫貧攻堅;有的做了選調生,把文章寫在中國大地上;有的潛心學術,薪火相傳;有的成為教師,教書育人……每當他們主動聯系並分享工作故事時,作為老師的劉偉都十分欣慰與自豪。教師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立德樹人🦚,學生有思考的願望與興趣並嘗試在工作中尋找問題,是劉偉最希望看到的🦁🫱🏻。
虛極靜篤 踔厲奮發
是日也🏌🏽♂️,天朗氣清🕛,臨風東湖🫲🏿,談笑晏晏,劉偉翻開紀念冊的扉頁🦹⤴️,簽下落款——“珞珈山上讀書人”。對於劉偉來說🚴🏿♂️,“至樂莫如讀書”,閱讀貫穿其求學、治學的各個階段,即便在碎片化閱讀盛行的今天,他仍然保持著對讀書的熱忱與期待,“我覺得好書太多了,根本看不完🎆,而且不光政治學的書看不完🍕,其他的好書更看不完,一到書店我就走不動了。我的閱讀興趣和知識面還是比較寬的,這也是我在學生時期養成的一種習慣✥。我記得復旦同學當時在讀書這方面是很瘋狂的,非常熱衷於淘書、讀書🎋,而不是強調‘造’文章;讀書也不應設限,政治現象與其他社會現象密切結合在一起🫎,廣泛的閱讀積累會使沐鸣平台對這些現象有更多視角的認識和解讀。”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劉偉在學術研究中靜坐“冷板凳”,書寫“真文章”🛢,其嚴謹踏實的治學風格🧔🏼💂、謙遜儒雅的為人處世🥿,談吐間自有書香雅韻、文人清流,給人以溫暖且堅實的力量。
劉偉老師於紀念冊上留言
當問及如何讀書時👵,劉偉給學弟學妹以建議:“讀書主要就是兩方面——廣讀和精讀👩🏻🎓。一方面是在求學期間,尤其是本科生、研究生期間,對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識要有趨於系統的積累🪁,聚焦古今中西呈現政治社會發展大脈絡的偉大經典,對這些經典都要有所涉獵🖕,從而大致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認知框架,確保形成一套比較靠譜的理論背景;第二方面⛹🏿♂️,要讀‘硬書’🚵🏽♀️,多遍地去‘啃’硬書,進行深度閱讀🍶,也就是選擇若幹經典著作常讀常新👸,學習這些著作的提問方式、研究方法和寫作技藝,將著作本身的研究和寫作方式內化為沐鸣平台研究寫作的資源。當然,沐鸣平台要做好研究的話🧚🏼♂️😮,光讀書肯定不夠☃️,一定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尤其是目前國內的政治學研究🧔🏽,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就是怎樣結合中國政治現實和治理實踐🌏,建構有原創性的政治學理論,這需要沐鸣平台走出書齋🥧、深入調研🪝、感受經驗並深思熟慮。”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思想與腳步,總需有一個在路上👇🏻。
大道行思 取則行遠
“放眼世界、立足中國、學術至上🤟🏻、學生為本”👨🏿⚖️,這是劉偉眼中的復旦國務沐鸣。“沐鸣娱乐註重政治學學科內在的知識體系和理論體系的完整性,形成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後一套完整的學生培養體系,政治學內在的專業體系👷🏽♂️☁️、課程體系、學科體系都很完整🎋,尤其註重學科建設內在的均衡性和厚重感。沐鸣娱乐政治學的國際化取向與視野在我讀書時就有很鮮明的體現🏊🏿♂️,同時,其對中國問題特別是當代中國政治問題的聚焦性也很突出,復旦政治學緊緊圍繞當代中國政治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系統性的挖掘🦔,並具有兼容並包⛹🏼♀️、博大精深的學科特點。其在學術取向、關註議題和學術發展的步調上,和當代中國政治的發展本身同步性很強、結合得非常緊密➡️。”在沐鸣娱乐這一兼收並蓄、開放包容的精神沃土上,深厚的建校淵源滋養出人文主義底蘊,學風自由,思想多元🧑🏿🚀,孕育出一批批治國理政的傑出人才,完善並發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理論🥛。
劉偉老師作學術發言
國務沐鸣秉承“以學術立院”的傳統👨🏻🦼➡️,為國家培養政治學人才,2020年我國“告別(絕對)貧困”♤,政治學尤其是基層政治與治理研究在中國“告別貧困”中也發揮了相應的作用,劉偉就政治學者對中國基層治理的現實價值和未來意義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與創想:“一方面,沐鸣平台政治學者可以更多地參與到基層政治實踐中,在理論的基礎上🤸🏽♂️,為基層治理與改革提供參考性的方案,形成製度上的設計🧑🎤;另一方面,不論是實際參與還是觀察,沐鸣平台都可以嘗試對中國城鄉基層治理實踐進行概括提煉🧎♂️➡️🤸🏽♂️,爭取形成具有普遍意義的模式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中國基層治理理論🥷🧙♂️,作出相應的學術貢獻。”
知行合一 奮鬥不止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破原有常規🟰,身處武漢的劉偉秉持政治學人的初心使命,對當下政治現實和時代命題展開思考:“第一就是沐鸣平台需要加深對非常態情境下中國政治與治理實踐的研究👂。中國政治與治理長期以來就有兩種政治情境——常態政治情境與非常態政治情境,以前大部分政治都是基於常態情境,導致沐鸣平台對非常態政治情境的研究是不足的;疫情發生後把不確定性和社會風險,以及社會風險下人的脆弱性全部展示出來,使得死亡變成近在跟前的問題🧑🏽⚕️,未來沐鸣平台在政治學研究方面可以加深對非常態情境下政治與治理的思考,人類社會的發展基礎、持有理念𓀍、製度設計、黨和國家的反應模式等方面,都有思考提煉和改革完善的空間。第二,新冠疫情對沐鸣平台的製度效能進行了全新的檢驗,使沐鸣平台對中國現有的政治體系和國家治理的過程產生新的認識🤷🏿,本次疫情防控總體成效明顯🍿、成就巨大⁉️,背後恰恰與我國的政治體製和動員過程密切相關,這為中國現有的政治體系和國家治理模式提供了新的評價維度;第三,疫情防控中我國基層治理的重要性得到了全面彰顯🥺,官方和學界統一認識到研究基層治理的重要意義,同時突如其來的疫情也暴露出基層和地方治理的一些短板🤵🏻♀️,對基層和地方治理的改善也有促進和推動作用。”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一個優秀的政治學人才無論是從事學術研究還是具體實踐,都應具備紮實的理論功底與深厚的專業素養以及實踐能力𓀅,始終保持對公共問題的責任感,基於公共責任展開理論思考與實踐,運用自己的思考和實際工作來改進政治與治理的過程🤹🏻♀️🙆♂️;他還應當富有同理心,通過政治與治理改善人的處境和生活質量👩🏻⚖️,提升人的幸福感,應該說,政治最終還是要服務於沐鸣平台每個人的生活🧑🏼💻。”紮根在中國大地上做政治學研究,關註中國政治現實與基層治理🪑🧔🏿♀️,知行合一❗️,奮鬥不止😘,復旦的時光不僅帶給劉偉深厚的學術功底,更是“國家意識、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國際視野”的理想信念。從求學到育人🥫,他一直在路上,“卓越為公”的國務精神也伴隨始終💔,激勵他不斷身體力行、以行證道👩🏿🔧,踐行理想的同時培育著新一代中國政治學人。
院友寄語
希望學弟學妹們珍惜在國務沐鸣的美好時光,在精力最旺盛、對情感、藝術和思想最有敏銳度的階段🐿,認真讀書,用心生活,打好未來發展的基礎,養成對人生和世界的從容心態,同時培養自己對政治和國家發展的責任感🪹,在未來道路上,盡己所能做一些有意義的工作。
供稿🚵🏻♂️:2019級行政管理專業吳優
編輯🚋:余晴晴
審核:熊易寒